星期一, 1月 21, 2008

道,可道,非恒道

道可道, 非恒道

1973年從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老子帛書,算是最老的老子版本了,原文是"恆"而非"常",是因為避漢文帝劉恆的名諱而被後人該為"常"。現在的意思是:可以說出來的“道”,不是永恆之道。就像描述物體運動的規律的“道”,原來是牛頓三定律,可後來被愛因思坦的相對論取代而未能“恆”,保不齊哪天相對論又會被新的理論所取代,科學的發展就證明目前人類的認識沒有能“恆”的,總會隨時間的發展有所改變。

“常”固然有和“恆”有相同的“永恆”的意思,可也會引到“平常”這個歧義上去了,如果使用後者的意思,則表現的是一種不可知論,過於唯心,是消極的思想;而用前者之意,則表現表現一種積極的、促人不斷進取的思想,完全符合現代哲學思想和科學理論的實踐,我想這才應該是老子的本意。噻,一字之差,意義全變。

還有一個說法, "道"字用來表示"說"的意思最早是在唐宋時期才開始的,而老子時代表示"說"的意思的詞主要是"曰",其次可以用"謂" ,"言"等,但就是沒有"道".那第二個"道"字到底是指什麼呢?

老子這六個字,讓人想六天都不夠。

資料來源:http://blog.chinaunix.net/u/12313/showart_68185.html
資料來源:http://blog.chinaunix.net/u/12313/article_19984.html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