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4月 25, 2009

脈輪---元素能量、特有梵咒與體位法的結合

資料來源: http://blog.nownews.com/mannayoga/textview.php?file=25455

人體存在著一個極為精密的能量系統,氣脈在當中將氣(能量)進入、流動並帶離身體。

每個人都擁有著三條氣脈,分別是左脈(Ida Nadi)、
右脈(Pingala Nadi)跟中脈(Sushumna Nadi),由尾椎往上沿著脊椎到頭頂,
三條氣脈相互交錯在七個脈輪上,形成生命能量的結構。特過修練瑜珈、靜坐與冥想,
練習控制此七大輪脈。
很多書籍中提到高深的修行者形容當能量開始流動時,
就像有一條蛇般由下往上竄,一般也稱為「拙火經驗」。

七個脈輪分別有其各自掌管的元素,在該脈輪當中存在著該元素最深的能量,
若該脈輪的能量受到阻礙,則會造成該能量不健全,
而導致身心失調與情緒上的問題。
元素由下往上依序為--
地(寬大博愛)、
水(柔軟調順)、
火(光明覺察)、
風(流動清淨)、
空(寧靜喜悅)、
心智(慈悲智慧)、
靈性(神性光輝)。

每個脈輪除了有其特定的元素與身體對應的部位,也有各自的梵咒,
也就是說我們在練習體位法或是想開啟特定輪脈的能量時,
可以在心裡默念該梵咒,讓動作活絡身體部位,
用梵咒促進腺體分泌,心中默想該元素的能量,
由內而外且由外而內平衡一致的發展。

我們由下往上分別說明該輪脈對應的梵咒及可練習的動作,
練習者可依自行需要,
每日練習某特定輪脈之搭配動作或是每日在每個輪脈都挑選一個動作練習,
並在心裡冥想著該輪脈的元素能量。

第一能量中心(海底輪—Muladhara) 對應的梵咒是「拉姆」(lam)。
可搭配體位法為牛面式坐姿、蝗蟲式、椅子式。

第二能量中心(丹田輪—Swadhisthana) 對應的梵咒是「法姆」(vam) 。
可搭配體位法為貓式、眼鏡蛇式、嬰兒式。

第三能量中心(臍輪—Manipura)對應的梵咒是「羅姆」(ram) 。
可搭配體位法為坐姿前彎式、弓式、頭碰膝式。

第四能量中心(心輪—Anahata)對應的梵咒是「亞姆」(yam) 。
可搭配體位法為駱駝式、輪式、斜面式、單手平衡式、半月式。

第五能量中心(喉輪—Vishudda)對應的梵咒是「哈姆」(ham) 。
可搭配體位法為肩立式、鋤式、扭轉式、魚式。

第六能量中心(眉心輪—Ajna)對應的梵咒是「嗡」(om) 。
可搭配體位法為獅面式、大休息式。

第七能量中心(頂輪—Sahasrara)對應的梵咒與眉心輪同樣為「嗡」(om)。
可搭配體位法為站姿前彎式、舞王式、知識手印。

◎附註:藏傳佛教僅有五個輪脈,分別是腹輪、臍輪、心輪、喉輪、眉心輪。

沒有留言: